来源:贝博BB娱乐平台 发布时间:2025-07-19 12:31:37
仲夏时节,沱江河畔彩旗飘扬,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2025年“百舟竞渡 粽享端午”文化旅游活动拉开序幕。数十支龙舟队伍挥桨竞渡,飞溅的浪花映衬着两岸如织的游人;花船巡游等传统民俗重现江面,游泳健儿逐浪腾跃的身姿与清澈河水相映成趣。这场阔别多年的端午龙舟盛会,不仅承载着千年盐都的文化记忆,更见证了自贡这座“老工业城市”以水为脉、涅槃重生的生态蝶变。
“多年前河面还漂着油花,别说赛龙舟,连岸边都站不住人。”站在龙舟赛观景台前,富顺县水务局副局长杜国银感慨万千。作为自贡市水环境治理的亲历者,他清楚地记得釜溪河支流曾因工业污染、生态断流沦为全国出名、常年劣V类的“黑臭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7年釜溪河碳研所断面水质为劣V类,整个流域水质优良率为0%,沿岸275家企业年排放工业废水达811万吨。
为破解现实困境,自贡市以生活、生产、生态为主线,创新实施“留水—治水—用水”三位一体治理体系,投资超100亿元,高质量推动釜溪河流域综合治理、水环境治理等项目,新建整治石河堰、病险水库、山坪塘等1231座,新增“留水”约5170万立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96.6%,8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污水得到一定效果治理;完成沿线公里,建设“一江两河”生态廊道1.2万亩。“现在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河里的鱼群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富顺生态环境局局长袁渊指着无人机巡河画面中的清流说道。
清晨7点,“技术河长”陈建已带着水质快速检测仪开始巡河。作为四川创美环保公司的工程师,他承担着加密监测水质、专项调查、排查各类排口等工作,帮助生态环境部门第一时间发现、上报、查处涉水环境问题60余个。
在自贡,像陈建这样的“技术河长”与行政河长形成互补,借助卫星遥感、AI识别等技术,构建起“天空地”一体化监管网络。
这种创新机制在端午活动保障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为确保赛事水域安全,当地生态环境、水务部门提前3个月启动“护水行动”,通过调度上游黄泥滩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增加500万立方米补水,对15公里干流和3条支流河道开展水域岸线“三清”行动;在活动期间利用上游老翁桥国控站监测数据和人工每日监测数据,保障水质安全。“现在河道就像‘透明水箱’,任何异常半小时内就能响应”。自贡市生态环境局水科负责人介绍。
在距赛场不远,富顺县水资源利用中心技术员正在调试新型膜分离设备。“这套系统让县城中水回用率提升到30%以上。”富顺县水务局曾超说。
中昊晨光研究院环安部负责人盛文才说:“近年来企业投入资金6000万元,通过实施生产厂区清污分排和中水回用,企业清净下水排放量由原来的8000吨每天下降至2500吨,每年节水200万吨。”
在富顺晨光经开区,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曾文彬介绍说:“晨光经开区有12家重点企业实施了“源头减量、过程严管、末端循环”的节水措施,每年减少用水量400万吨以上,推动经开区绿色低碳发展。”
2024年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自贡市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17年下降39%、69%,每立方米用水支撑GDP产出296.7元,较全国中等水准高出36.5%,每立方米工业用水支撑工业增加值1215元,约为全国中等水准的3倍。
游泳教练林云说,“小时候在河里游完泳身上会发痒,现在带着学员训练都不用带冲洗水了。”他的笑容里,倒映着江面上龙舟划过的粼粼波光。这场跨越千年的“水之约”,正在书写着老工业城市“绿水生金”的崭新传奇——连续三年10个国省考断面100%水质达标,灯会开园71天接待游客129万人次。
日生活污水解决能力达35.37万吨,全省经济提高速度排名第二,自贡用实践证明:做好“水文章”,既是生态命题,更是发展课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