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133-8522-2588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贝博BB娱乐平台:四川南充营山抗旱打出“组合拳”

来源:贝博BB娱乐平台    发布时间:2025-07-19 12:29:39

贝博bb平台官方下载:

  日前,四川南充市营山县启动了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县委、县政府以“抗大旱、抗久旱”的决心和担当,科学统筹调度,精准施策发力,多措并举开展抗旱救灾,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6月28日,营山县环卫所司机陈林一大早驾驶洒水车来到距离县城约50公里的太蓬乡。到达场镇后,他开启消防栓取水,然后再驱车约1个小时,到达太蓬乡兴福村4组,将16立方米水输送至集中供水站高位水池,水再从水池流入村民水缸中。

  午饭后,陈林顾不上休息,将洒水车装满水,驱车约1个半小时,将水送至太蓬乡兴福村6组。这里地处山梁,今年遭遇缺水困难。听到鸣笛声,村民何锡友满脸笑容来迎接,积极主动地将洒水车的水转移到水池,切实保障聚居点10多户农户人畜饮水。“儿子媳妇在外打工,我老两口在家,喂了两头肥猪,全家人都很担心饮水问题。感谢党和政府,安排送水车为我们送水!”六旬村民陈平礼说。

  营山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苟虎介绍,自2025年3月起,针对双流、明德、大庙等乡镇部分群众用水紧缺问题,县委、县政府统筹消防救援大队、环卫所、公安局、公路局等部门力量,组建32支应急送水队伍,采取“邻里接济和定时配送”相结合、“区域负责和统筹调度”相补充的方式,精准配送,实时供应,“只要乡镇电话反映群众缺乏生活用水,再远我们都会想办法第一时间将水送到。”针对山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建立了“一对一”帮扶台账,由乡镇干部、志愿者组成服务队,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据统计,截至6月29日,营山县应急送水队累计出动车辆677台次,送水量达5640立方米,有效保障了7.13万人次和16756头大牲畜基本生活用水需求。

  送水解决燃眉之急,寻找稳定水源乃治本之策。为此,营山启动实施“掘井抗旱”工程。打井现场都是钻机轰鸣、工人挥汗如雨的劳动场面,一支支打井队争分夺秒,在干涸的土地上执着探寻生命之水。

  7月5日中午时分,木顶乡金垭社区居民魏建碧拧开家中的水龙头,利用自来水淘菜,准备煮午饭。“现在好啊,有了大水井,遇到干旱也不用挑水吃,我们心里踏实了!今年6月初,金垭社区集中供水工程建设项目完工,解决了群众吃水难题。”魏建碧说话时喜上眉梢。

  金垭社区党支部书记何小冬介绍:这座可容纳20立方米的蓄水池,能保障153户600多名群众用水。令人动容的是,工程建设中涌现出“全民总动员”的感人场景:社区居民自发筹资5.3万余元,主动捐款2.1万余元,捐献管道8600米、扣件600余个,见证着山乡百姓对水的期盼和共克时艰的决心。

  为破解缺水难题,全县上下集中力量,找水源、打水井。组织群众恢复启用老旧水井1078口,日新增供水量6600立方米。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发动群众采用人工凿井、机械钻井等方式寻找地下水。截至2025年5月底,群众自发性打井248口,出水率达95%,有效解决了1056人的用水困难。县政府投入974.5万元,实施农村水源井建设工程,首批规划打井289口。县水务局派出10支专业队伍分赴乡镇(街道)开展技术指导,确保“打一口、成一口、用一口”。据悉,6月底,这批水井已建成投用,为16848户49664人提供了稳定的生活用水。

  7月5日,在木垭镇新寨村,成片的稻田郁郁葱葱,宛如铺就的绿色地毯,株株稻苗茁壮成长,长势喜人。该村村民朱福祥看着自家种植的10多亩水稻绿油油一片,心里乐滋滋的。“虽然今年有旱情,但我家的水稻有望丰收,这是托金鸡沟水库的福啊!”

  该村党支部书记肖小金介绍,新寨村属于典型的旱山村,过去由于缺乏水利设施,农业生产一直靠天吃饭。转机缘于2023年金鸡沟水库灌区建成通水,新寨村成了灌区。金鸡沟水库一开闸,库水通过干渠顺流而下,直达新寨村,再经支渠分流,直接流进农户的稻田。同时依托库湾村伍家沟水库及其渠系,全村稻田水源充分保障,栽秧面积与去年持平。

  营山县水务局负责的人介绍,今年初,依据气象部门研判预测,营山提前谋划工程调水蓄水工作。今年3月起,全面启动渠系检修保养作业,做好农业生产放水保灌准备。建立水资源供需台账,科学制定详细放水计划,分时段、分区域精准调配水量。实行水源联调、错峰供水,最大限度保障渠系覆盖16个乡镇以及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生产用水需求。

  据统计,今年4-6月,累计调配放水4680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18.5万余亩。同时,营山县农业农村局调配20台大功率抽水机、2000米输水带构建三级提灌系统,有效延伸灌溉半径800米,保障更多灌溉需求。营山县瑞禾粮油专业合作社在东升、骆市镇租赁田地1000多亩种植水稻。盐井水库放水,却不能流入部分田块。为破解这一难题,该合作社组织维修向坝村提灌站、采购上千米水管,连续抽水30多天,有效保障了插秧用水需求。目前水稻长势良好,为稻谷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营山气象部门抢抓有利天气时机,组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实施了多轮次地面人工增雨作业,为农业抗旱、蓄水保水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水路不通走旱路。”营山县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抢抓雨后墒情有利时机,全力掀起旱粮作物改种补种热潮。营山县农业农村局紧急采购80吨大豆、20吨玉米种子,免费分发给乡镇(街道)。建立“局班子成员包片、技术骨干包乡、乡土专家包村”的三级包保机制,组建50余人的抗旱服务队,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实施良种良法配套,从播种到田间管理,全程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目前,全县已改种旱粮3.86万亩,努力将旱情影响降到最低。

  7月5日,在营山县城乡供水标准化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回龙水厂建设工地,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映入眼帘:塔吊巨臂挥舞,运输车辆穿梭,建设者们紧张忙碌……项目经理赵忠洋介绍:“目前,取水头部和泵房建设快速推进,水厂清水池已完工,正在做养护闭水实验,V型滤池主体完工,污泥脱水间、高边坡下的挡土墙正在浇筑混凝土,沉淀气浮池正在支模,计划8月底完成水厂整体的结构施工。”

  据了解,营山县城乡供水标准化建设项目以幸福水库和金鸡沟水库为水源工程,亭子口水库和木高桥水库为补充水源,新建标准化水厂,总供水规模为7.2万立方米/天。该项目通过管网建设及延伸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及农村,总投资13亿元,由营山县碧水水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

  “该项目竣工后,将初步形成体系布局完善、设施集约安全、管护规范专业、服务优质高效的农村供水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格局,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营山县水务局负责人表示。

  7月5日,在营山县渌井镇境内亭子口灌区一期Ⅲ标段粟家庙渡槽施工现场,一根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墩柱”林立,已完成的槽身像一条“巨龙”蜿蜒向前,吊车正在安装塔吊,工人们正在进行渡槽槽身钢筋绑扎、模板拆除,工地呈现出一派火热的劳动场面。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第Ⅲ标项目部生产经理邓峰介绍,粟家庙渡槽全长2270米,属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重要控制性工程,是亭子口灌区工程项目施工难度最大的渡槽之一。营山段项目涉及青山、清水、渌井、星火、望龙湖5个乡镇8个村(社区),规划设计总干渠15.784公里,其中营山分干渠1.078公里,幸福水库充水渠2.482公里。

  “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营山段于2022年5月开工。截至目前,已开挖隧洞10.45公里,完成占比91%;明渠土石方开挖全部完成,浇筑混凝土8.7公里,完成占比76%;建成高大渡槽墩身1485.38米,完成占比91%;浇筑槽身混凝土25跨(940米),完成占比41%。”邓峰说,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营山段总投资额10.27亿元,现已完成投资8.65亿元,占投资总额84%。

  据悉,根据规划,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营山段将于2027年7月前建成投入运行,年供水量可达1.17亿立方米,可新增灌溉面积24.6万亩,解决58.89万人的供水问题,彻底扭转灌区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的状况,使沿线乡镇缺水少水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干旱少雨之年,水利工程在抗旱工作中的“利器”作用愈加凸显。在快速推进在建骨干水利工程的同时,营山立足长远,着力规划一批水利项目。计划实施农村供水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程(一期)项目,概算投资4.86亿元,解决农村供水“小、散、弱”问题,项目建成后将惠及40万农村居民,农村规模化供水率将达95%。同时,谋划小型引调水工程,概算投资1.2亿元,涉及木高桥与金鸡沟水库连通工程和回龙水厂、玲珑水厂取水工程;推动明德水库项目落地,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快营山县现代水网规划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将营山甘家沟水库、金堂水库分别纳入亭子口灌区、罐子坝灌区工程建设规划,全方面提升全县综合灌溉能力和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相关推荐